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处朝市,日耗太仓积。
中心久自笑,公议肯相释。
终然幸宽政,尚许存寄秩。
经年汝南居,久与茅茨隔。
祠官一扫空,避就两皆失。
父子相携扶,里巷行可即。
屋敝且圬墙,蝗余尚遗粒。
交游忌点染,还往但亲戚。
闭门便衰病,杜口谢弹诘。
余年迫悬车,奏莫屡濡笔。
籍中顾未敢,尔後傥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忧栗。
永怀城东老,未尽长年术。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少从故老问平生,共说当时最有名。铁面屡惊朝士胆,赤心频动圣君情。
十年宪府如山重,三品官囊似水清。遗像虽无生气在,举头聊当识韩荆。
城头霜落夜初分,呖呖悲鸿枕上闻。塞北未全收战马,江东漫自起愁云。
惊心落叶敲窗雨,转眼流光过隙曛。寒梦易醒人易老,吟怀牢落岂堪云。
燕梁私语,苦恋双旌去。非是故人拦马住,翠黛乱遮行处。
汉台风暖花飞,画堂昼永春晖。虽是皇恩不许,郡人总望公归。
雪意作春阴,黄云四望沈。关山孤剑气,风雨落花心。
野色团荒戍,边声到素琴。燕然宜泐句,片石暮烟深。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猿公剑术吕公韬,幕府书勋藉二豪。烽燧但看平野静,京观何用切云高。
逢人万里驰驱意,作客三年□□劳。此去先鞭无可赠,题诗空儗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