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灰,石为炭。
水泉沸,百草烂。
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
尚可弛兮。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怕见公卿嬾入城,野桥孤店跨驴行。
天公遣足看山愿,白尽髭须却眼明。
少年志愿立修名,隐显悠悠略未成。
倚赖少陵诗不误,白间会有黑丝生。
香车碧怀厌纷纭,拥盖微行拟鄂君。一队新妆相掩映,红□叶底避斜曛。
一百六日谁与游,残花满地意如秋。病意愔愔慵把卷,春寒漠漠怯登楼。
鹃声似挟生前恨,蝶舞曾忘梦里愁。怪得羽人超世外,海中原有凤麟洲。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枯木奇如许,空山阅几春。千寻依鸟道,一半是龙鳞。
磥砢真如石,扶持果有神。雪犹留败甲,云不露全身。
藤比髯尤老,根疑爪欲伸。伫看雷雨夜,一跃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