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迁海康,实编于民。
少而躬耕,老复其真。
乘流得坎,不问所因。
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江南处士杨无咎,畴昔最工梅写真。闻道徐郎得其妙,何妨乞我一枝春。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枌社长邻二郡隅,盈盈一水隔樵湖。他乡并引秋怀切,薄宦犹难昼锦俱。
共喜新恩天语焕,却看后会月华孤。汉家除目朝朝下,伫听迁莺复就途。
精神矍铄老封翁,政绩多端声望隆。除盗安民驱土匪,劝农兴学办河工。
甘棠遗爱思仁泽,禾穗嘉章奖大功。年值八旬开盛宴,同堂四代福无穷。
元从个中来,却从个中去。
云月团圆印海空,此是人间端的处。
胜地近洙水,主人同汉阴。未忘为圃意,偏称耦耕心。
草色怜颜巷,柏枝分孔林。下车聊共语,莫作凤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