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淳熙十六年,正月十九日。
雪余雨更作,有客方抱疾。
忽传底处书,昏暮叩蓬荜。
问之何许人,乃是吾家侄。
书中道何为,除目报甲乙。
要令二父知,此意深所悉。
我方盘谷归,讵应闻黜陟。
虽云在田野,又可忘辅弼。
况于乡里贤,与夫旧连率。
及其先友家,投分亦颇密。
恭惟三君子,德盛难具述。
要皆由从官,以至秉政笔。
于今天下事,孰得复孰失。
仰思与夜继,想不遑暇逸。
置邮速传命,颂口当四出。
而我病不能,欲置还未毕。
要歌夔皋诗,称美宁敢溢。
愿观勋业成,公论斯可必。
曾闻鸟鸣春,气应还唧唧。
喜甚屐且折,忧深纬宁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