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正琐窗寂静,绣阁凄凉。触景酸辛。和泪庭前立,便遗容如在,难替招魂。
一纸相思写出,悄向玉炉焚。纵路隔幽明,寸心不断,离绪难论。
思君。渺何处,惹多少新愁,挨到黄昏。未见伶俜影,剩棠梨一树,为写春痕。
怅煞谢娘去后,没个惜花人。只独倚回栏,追思往日空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