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従市井役,百事发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従事。
一従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县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人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
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岐峰联络自依依,甲第连云映翠微。名借玉鞍骖帝乘,势如天马巩皇畿。
高瞻日驭朋三寿,近接房星御六飞。嵩岳钟灵申甫出,古今人物转相辉。
小径通山坞,扁舟宿钓矶。儿童汲水上,妇女背樵归。
腊月鱼虾足,丰年鸡鸭肥。是非人世事,应不到柴扉。
蕙草含初芳。
瑶池暧晚色。
得厕鸿莺影。
晞光弄羽翼。
四大偶然合,六尘遂缘生。幻心从兹起,空华竟何形。
执幻既为幻,离幻亦无成。积渐由奢靡,既得不可名。
万动顺其轨,杳然空中澄。定静与寂感,吾闻之孔经。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