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气不易除,书魔闲即至。
图史纷满前,展卷辄忘睡。
古今浩无垠,得失同一轨。
前人已不悟,今人复如此。
愍然嫠妇忧,嗟哉肉食鄙。
掩卷勿重陈,恸哭伤人气。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綵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禅堂茶退卷残经,竹杖芒鞋信脚行。山尽路回人迹绝,竹鸡时作两三声。
闭门春晚耐馀寒,强为花枝共倚阑。深色数丛休恣赏,碧云一树试回看。
已拼酒病华年过,却俟河清笑口难。行近高楼浑世外,从君寂寞更盘桓。
昔与几道论物理,初若不合终有取。行严理不减几道,文辞益达真其偶。
滔天新说荡忘返,徒使学者失所守。山移海覆俄自败,始信吾道可长久。
子于学术诚善变,非但心悟实身受。速宜著书道甘苦,后生循循得切诱。
世人欲杀定何意,正坐名高博众诟。冲寒过我示新作,抑郁穷愁聊一呕。
不妨独以文为诗,莫与时贤较升斗。
前岁过此州,手持七闽节。
虽远更惮劳,揽辔迟明发。
回瞻七里滩,何日榜舟歇。
幸得满三年,解符下瓯粤。
却到新安江,依然旧澄澈。
敛巾照江水,无白可添发。
州人多故吏,罗立皆磬折。
问我此去心,复有何施设。
兴方顾诸老,谢尔相慰说。
此度归来心,可共严陵说。
无田艰岁计,有子不为贫。藿食恒余味,蓬门也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