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
危亭在山腹,物景行自变。
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
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
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
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拍天秋水浩无涯,尘袜凌波任溯洄。安得微躯轻似许,同过弱水看蓬莱。
君王挺逸趣,羽旆临崇基。白云随玉趾,青霞杂桂旗。
淹留访五药,顾步伫三芝。于焉仰镳驾,岁暮以为期。
鹤骨何清癯,腹空惟貯书。
山林日月长,掉头赋归欤。
松竹岁寒金石友,身后虚名眼前酒。
与世相违岂尽然,江湖犹有丹青手。
肃肃洋山暮,仓忙拜水神。吹嘘端有力,漂泊竟无津。
黑夜鱼龙界,皇天蚁虱臣。生还如偶遂,敢惮历微辛。
玉壶淋尽报残更,呜咽营门几度声。明发不堪回首处,梅花零落满江城。
青郊鸣锦雉,绿水漾金鳞。
愿得郢中客,共歌台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