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月华清。隙光琐碎上轩棂。潭影窥人,林风解带,夜三更。
苕亭。古台城。残山剩水忒分明。衣冠六代如梦,梦中说梦到无生。
青帘白舫,黄花乌帽,偏怜重九嘉名。有风流词伯,载酒萧寺,邂逅招迎。
倦旅怊怅秋声。传觞催钵,病眼怯鸥盟。谁分与谱翻大曲,笔驶长鲸。
药瓯擎。攲枕秋漏丁丁。华胥梦到瑶京。故心现在,故意苍凉,故人共醉承平。
白发惭明镜,鬖髿老柳,摇落江汀。输尔朱颜玉骨,使君来,仙吏管蓬瀛。
为遣吴刚修月,长房缩地,楼阁华严靓。放善才五十三参请。
长相伴,汉上题评。憺西风,乔木峥嵘。惜秋华,小赋未能成。
作江山主,年年岁岁,越客扬舲。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