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清时言事官,海邦那复久盘桓。
早依莲社尘缘少,新就草堂归计安。
富贵暂时朝露过,江山故国水精寒。
宦游従此知多事,收取《楞伽》静处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黄陈五合不劳舂,食罢无营一似慵。麋鹿往还溪上路,白云开合面前峰。
夜窗虚,严训督。膝畔依依课读。添活火,袅炉烟。宵深未许眠。
竹频敲,风乍咽。阁外乱飘琼屑。灯影碧,纸声酸。翻书呵手寒。
近来湖上风光改,古迹三贤亦就迁。
独有菊泉能定力,岁寒坚守此山前。
贞女高踪方万古,石桥功德亦难酬。年深庙祀何人问,日落墟烟故老讴。
银汉影横秋寂寂,华畿路断水悠悠。只今多少鸣驺过,翻笑空闺甘白头。
君家先茔鄧尉侧,佳木生之杂绀碧。
不看人间顷刻花,他年管领风云色。
一片端州古砚砖,翁孙相授当良田。寒梅涧下和冰洗,秋桂窗前滴露研。
学字不工空费纸,吟诗虽苦未成编。赠君携去薇花畔,草诏闲时枕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