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我不见君死,直疑君固生。
赋诗无所寄,始复为失声。
鸡窗已三号,不但当既鸣。
恍云秋之中,取酒相与倾。
坐有馈生鱼,欢言事煎烹。
饮我谓杯小,何翅一再行。
落月落未落,犹疑见鲜明。
已焉觉梦尔,起坐神未平。
沧波渺万里,底处寻骑鲸。
怅望莫子语,徘徊空思盈。
山泉说虎跑,游兴晨更豪。舍舟登彼岸,行行不辞劳。
数里越云岭,泉声何滔滔。两山夹集树,高际拂凉飙。
三椽铺老屋,山僧先诛茅。寻胜倚古井,汲泉野火烧。
传闻泉流出,并自李唐朝。寺僧苦潦渴,神遣二虎淘。
往事莫须问,饮我热已浇。碑摩东坡字,读之意亦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