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公家多士如牛毛,扬眉抵掌气相高。
下客逡巡愧知己,流枿低昂随所遭。
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
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
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
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従知有几。
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
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
前辈今无一二存,后来幸有风流似。
黄河西行于没屋,桑柘如云麦禾熟。
年丰事少似宜君,饱读遗书心亦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绿萝纷葳蕤。
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
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
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
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
贱妾将何为。
啼呼梨枣忆儿时,驹隙频经日月驰。
早岁已兴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燎黄恩重空垂泣,戴白身存敢自期。
足蹇仅能成拜起,篮舆归路不胜悲。
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惟君与屈平。从此蜀江烟月夜,杜鹃应作两般声。
碧酒三杯春又生,偶逢骚客各披倾。杨雄识字终谁让,家媪知音却屡更。
旧管一题都迭荡,新收半卷转高明。封缄远寄而宗老,月在青天影在溟。
春雨偶愆期,草木亦未觉。君侯不遑处,退食或闭阁。
东海浪滔滔,西江波漠漠。得不愿身为大虬,金其角,
玉其甲。一吸再喢,云平雾匝。华畅九有,清倾六合。
使不苏者苏,不足者足。情通上玄,如膏绵绵。有叟有叟,
鼓腹歌于道边。歌曰:“麦苗芃芃兮鶬鹒飞,
日出而作兮日入归,如彼草木兮雨露肥。古人三乐兮,
我乐多之。天之成兮,地之平兮。柘系黄兮,瓠叶青兮。
乳女啼兮,蒸黍馨兮。炙背扪虱兮,复何经营兮。
去年钱园万李树,落莫今春只数枝。多应斩伐贫人卖,岂复能思烂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