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
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
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
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
愿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
未说千箱满,聊欣八极清。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
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
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