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早从勾漏觅真玄,绝粒餐霞亦枉然。几被丹书将我误,实无口诀为君传。
流年渐老空惭镜,沧海何时更作田。元运自长人自促,不如醉卧白云边。
阅历年华久更香,天生劲质倾群芳。羞将浓艳随时好,爱伴清高在玉堂。
莺。叶底枝头睍睆鸣。凭谁听。诉尽惜春情。
人生聚散本浮沤,回首苍茫感昔游。晓露未收花力重,午阴欲定鸟声幽。
闻香小坐忘尘世,步月清言扫旧愁。梅影横斜应似画,残英满地有谁收。
内辞狨橐外菟符,巾褐萧然一老儒。
床上乱书眠当枕,卷中警句摘为图。
雨寒裹饭故人少,雪夜扁舟今世无。
惟有徐君真好事,高轩肯自福之莆。
野人何以傲游子,流水声中把道书。拈向河梁岂无意,清时巢许不岩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