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扫地谢尘鞅,坐诵圣贤书。妙年陟府署,服食犹休居。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惟静故能定,有容当在虚。
而虚乃非空,养之贵安舒。苟能充至理,德业将有余。
子本西蜀珍,西南散簪裾。问知其方俗,有若邻华胥。
教化本自然,匪学故有初。况彼声教敷,封疆常晏如。
清秋武昌郊,氛雾夕开除。谁能不重别?执手以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