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松风四山来,清霄响瑶琴。
听之不能寐,中有怨叹音。
旦起绕其树,磈砢不计寻。
清音可敷席,有酒谁与斟。
由来大度士,不受流俗侵。
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
暖雪烘晴,浓香送晚,横斜十万如海。试行光福山中,小立圣恩寺外。
都无隙地,有一片红霞遥盖。但徙倚六角荒亭,细识绛仙丰采。
宸翰泐旧题尚在,骚客去瘦吟难再。甚时灯火河桥,又值素苞破蕾。
南枝虽然,怕老至芳华先改。待醉谱白石新声,月夕玉人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