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
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宗亦通,说亦通,两处由来剑刃锋。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
醉乡雅近白云乡,千岁须臾七日长。羯鼓催花歌一曲,鹿鸣思草赋三章。
民因耻鲜常瓶罄,世患才多费斗量。常侍新诗何处寄,驻兵已借杜公堂。
县南渭水纡城曲,归旆年来两度过。击楫谁怜思帝室,筑桥虚拟度天河。
岸移江上游云动,日落洲前芳草多。极目不须愁绝塞,微躯祇恐负恩波。
相别相逢不计春,眼前非旧亦非新。
声求色相皆邪妄,莫认无疑是昔人。
抽红对白艳无馀,一去上林悔厥初。迹逐风尘梦里尽,香消闺阁雨中疏。
仙禽有意羞衔献,野鹿无知任吐茹。何日芳菲仍满眼,娇然一笑积怀舒。
修竹苍苍似剡川,浮觞可继永和年。
不知谁有羲之笔,欲写兰亭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