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纵得归,无复昔遗老。
家风知在否,後生恐难保。
似闻老翁泉,曾作泥土燥。
穷冬忽涌溢,络绎瓶瓮早。
此翁终可信,明月耿怀抱。
从我先人游,安得不闻道。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寒雨细,朔风高。吹沙走石,拔木鸣条。
暂逐东风别海涯,去年营垒是谁家。
春光浪信江南好,到得江南又落花。
昔仕年伤早,今归计恨迟。
赖存南岳草,可答北山移。
天汉清明草泽荒,半将轩举半潜藏。麟凰亦是飞行物,莫见翎毛槩击扬。
此日云门笠,平生汉殿冠。一时谁把袂,万古独登坛。
岳色崆峒晓,河流砥柱寒。尚思燕北社,风雨动长安。
露井坐三更,无数幽辉印水精。忽地流将深竹去,身轻。
却把深闺绣幔萦。
惆怅记前生,鸳瓦曾经弄月明。閒话江都隋炀帝,含情。
扇亸轻罗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