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永嘉之重自晋始,积至本朝始多士。
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
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执弟子礼。
聊将舌本吐寸玑,辄自脚跟参万里。
藏中触处随光明,言下从谁得原委。
国子博士陈先生,初受皮肤终骨髓。
孤篷今转大江西,猛象欲踏黄河底。
但恐黄河深更深,水浮太空空浮水。
裹粮学道仆马疲,归家落照在帘里。
自有余师更求师,棒头打出乃其理。
况人胸中各法门,陈君韩子吾柳子。
虽有心印不敢传,恐君河佛骂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