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人生丘壑意,往往老未决。煌煌金朱人,何尝树风烈。
转战作蛮触,肝胆殊楚越。晚为林下游,如热就炎暍。
不知谁尔嗔,自欲作此孽。诸郎名坐曹,十日忽已浃。
竹舆走骎骎,山溜随活活。青山不相违,相见两欣悦。
共赋临清流,班荆坐林樾。谁持步兵酒,相救文园渴。
风啸苏门登,衣飘御风列。问酒挂百金,登高扶九节。
况乃落星岩,似与世人别。尚想儋州翁,清诗散飞屑。
遗迹倘可寻,斯游未宜辍。伟哉二三子,风姿各磊落。
应怜老病足,无用饱刍秣。那得嘶北风,长歌唾壶缺。
眼看磊落士,抗论自超拔。各鸣白玉珂,共上黄金阙。
笑我不出门,与世无乃拙。长须夜光持,清澹两奇绝。
咀味久益寒,牙类贮冰雪。谁当笑我起,着鞭追往辙。
同乘一叶舟,共载西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