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鳞汝水冰碧光,汝之左右百草芳。红兰紫桂媚长昼,钩辀鸟子回银塘。
茭蒲无数菱叶小,西家鞦韆属年少。燕泥霁雨风景酣,帘箔依稀有歌笑。
赵氏女子邯郸娼,綵丝绣履踏春阳。心思宛转萦云缕,羞对儿郎唱凤凰。
乐山嵯峨石生雨,乡人迎神奏歌舞。婆婆起向神祠前,祝愿生身事针组。
野风吹目双泪零,泉声松韵相泠泠。谁言女子情爱癖,誓死命轻如鸟翎。
鸟翎飞上合欢树,开花夜夜无愁苦。秋香不断相思浦,玉钗断股埋黄土。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落花流水两无依,梦入桃源觉已非。尊酒阑珊山月落,片帆摇曳浦风微。
云横北固朱楼远,烟暝西湖画舸归。别易会难今古恨,鳞鸿来往莫相违。
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
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
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
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处处多。
醉拍栏杆呼李白,东风吹雨下新河。
雨声一夜水漫沙,垤鹳长鸣蚁出窠。汀荇叶,石楠花,随意漂流拥钓槎。
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
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