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塘底里通涵管,宣泄堤防计未迂。大抵成功摇末议,却将失得较锱铢。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曾叨玉署践寅渍,廿载声华在帝京。一去龙楼栖凤峤,忍听□□□鸿声。
斯文未丧看遗史,吾道犹存赖后生。见说老人秋正烱,不应弧矢又纵横。
桂枝不逐秋风老,水影长随夜气清。
曾是广寒宫里客,旧游重访更含情。
梅花十亩映湖塘,历乱幽魂处处香。淡月一轮疏影见,青铜镜里寿阳妆。
舞罢莱衣对远山,此心应共白云闲。闲时自是僧家事,还拟来趋玉笋班。
此际真疑贯月游,烟波不数五湖舟。沉冥市色藏微语,淡定风光许暂留。
据石自绵丘壑意,怀人休问溯洄愁。蟾辉鸦鬓俱清绝,争似东坡赤壁秋。
城东韩李城南赵,欲往从之道阻长。
与我诗盟烦借问,角弓永好愿无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