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巨山谒清献公祠

惟昔清献公,二年蜀中归。

归载无长物,一琴而一龟。

龟属烟霞想,琴寓山水思。

婆娑二物间,德容俨怡怡。

元龙岂时辈,康乐匪俗期。

书斋质不陋,覆之以茆茨。

手植参天松,亭亭岁寒姿。

公去几霜露,高风犹在兹。

可使贪夫廉,至今仰伯夷。

使君挺孤洁,后身盖亡疑。

治体简而肃,民俗醇不疵。

竭虔拜公像,雅有宾僚随。

置酒延公孙,诚意公所知。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德厚者流光,此言良不欺。

春阴澹物华,蔼蔼原隰滋。

远山出云气,近水余风漪。

时禽屋上语,野蝶筵中飞。

此堂历千载,盛事传一时。

凜如公在傍,冠弁不敢欹。

庶几饱公德,满酌其可辞。

聊以永今朝,昼景方舒迟。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閈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西风斜日兰皋路。碧嶂连红树。天公也自惜君行。小雨霏霏特地、不成晴。
满城桃李春来处。我老君宜住。莫惊华发笑相扶。记取他年同姓、两尚书。

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雨足虾蟆何自喜,秋来蟋蟀竞悲吟。

丹青果实同时熟,红白荷花相映深。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

微茫返照楼头出,萧索孤烟天际沉。楚泽偏伤千里目,西风自觉倦登临。

地褊山成簇,溪平水不奔。

晴天带阴色,冬日作春温。

草聚鸡豚市,机声桑柘村。

舟人识行李,相约候归辕。

生计问垂帘,遗蜕托梵塔。高人不可寻,冻云自匼币。

佛香和寒梅,春草满尘榻。庵门昼不开,招隐尚留额。

我怀先人型,毡墨存响拓。手拂梁间尘,兴废问寒衲。

万个青琅玕,风来剧萧飒。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