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巨山谒清献公祠

惟昔清献公,二年蜀中归。

归载无长物,一琴而一龟。

龟属烟霞想,琴寓山水思。

婆娑二物间,德容俨怡怡。

元龙岂时辈,康乐匪俗期。

书斋质不陋,覆之以茆茨。

手植参天松,亭亭岁寒姿。

公去几霜露,高风犹在兹。

可使贪夫廉,至今仰伯夷。

使君挺孤洁,后身盖亡疑。

治体简而肃,民俗醇不疵。

竭虔拜公像,雅有宾僚随。

置酒延公孙,诚意公所知。

表表孝弟里,人物固未衰。

德厚者流光,此言良不欺。

春阴澹物华,蔼蔼原隰滋。

远山出云气,近水余风漪。

时禽屋上语,野蝶筵中飞。

此堂历千载,盛事传一时。

凜如公在傍,冠弁不敢欹。

庶几饱公德,满酌其可辞。

聊以永今朝,昼景方舒迟。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取次临鸾匀画浅。酒醒迟来晚。多情爱惹闲愁,长黛眉低敛。
月底相逢花不见。有深深良愿。愿期信、似月如花,须更教长远。

翩翩河中船,一西复一东。相逢且不留,相别何时逢。

黄鹄安稻粱,有时顾池笼。一为沧浪去,不复思樊中。

哀君苍发白,扰扰悲途穷。努力千万乘,寄声谢醉翁。

绣川藻野炫嫣姝,练缟穠殷亭育炉。

二月峭寒轻抑勒,崇朝和气毕昭苏。

绀青六幕无纤翳,绿缛多畴几町区。

居士自携三昧醖,缁流丛错设伊蒲。

日晚闹窗,风暄游阁。檀痕腻嘴红沾脚。贪春何故更防春,藏针暗里无人觉。

园林取次花残,袅袅细腰难托。欲讳幽情,无奈黄俱落。

还记旧衣香,绕过韆鞦索。

彻耳淋浪雨,黄昏不住声。银镫微焰淡,布被嫩寒生。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