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林近知名,怅望江干路。
无因从之游,梦魂几飞去。
侍郎天下士,器识廊庙具。
诗似王右丞,文如韩吏部。
勇退不待年,苍生思谢傅。
幽栖新卜筑,日涉已成趣。
人物在篮舆,风流称棕屦。
身閒鱼鸟近,心远烟霞聚。
净几展图书,疏帘约风露。
时倾清濁酒,唤客坐飞絮。
江鳞白可脍,野雀黄堪茹。
欢言忘宾主,脱帽方箕踞。
手挥玉麈尾,故自有佳处。
拄颊欲招隐,撚髯知得句。
快当走尺书,径拉王文度。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野渡霜风冷,茆檐夕照明。
催科醉亭长,聚学老书生。
山果纷丹漆,村醪任浊清路回家忽近,柳外小桥横。
又是六年别,浑无一字书。
性宽难得老,交久只如初。
白发添诗集,黄金散酒垆。
行程遍江海,何处是吾庐。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叹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顾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之为时出。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之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阳阖阴开意莫穷,东君衒巧似良工。
红莲熄燄人收市,丹杏开时雪滚风。
韵语真宜咏飞絮,短歌当有颂元丰。
一番壮观俄漂忽,已落诗人卷轴中。
燕台多高风,易水扬洪波。白日照绮疏,冠盖相经过。
踔厉古今间,感慨何其多。望诸无返驾,洹上计复讹。
黄金台己芜,北望空山阿。宋子迹云远,谁为绍悲歌。
偶然走马去,忽复放舟归。倒日鲂鲤集,长天鹳鹤飞。
钓童竹枝曲,浣女藕花衣。莫作它乡乐,江南春渐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