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蓬山巅,声望高一世。
清秋玉壶露,耿耿无织翳,
中流屹砥柱,愈激而愈厉。
平生学古胸,非为次身计。
中边事方殷,命脉实关击。
忧世危明主,谁流洛阳涕。
直谏逆批鳞,言言皆献替。
胡为厌承明,奶飞能且锐。
有山服而取,雄跨虎头势。
兆民困科扰,椎剥已无艺。
独獠丛篁中,跳梁无虚岁。
弄印无以易,要起百年弊。
西风吹马耳,新凉雨初霁。
尺劄闻先声,远氓已怀惠。
旌旗簇小队,画戟森兵卫。
一方覆盂安,中原谁共济。
顾我亦漫仕,空山老松桂。
倦梅作归梦,乞身尚濡滞。
著夫公已先,脂秣以相继。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唯有一字书,寄之南飞雁。
大漫天是小漫天,小漫天是大漫天。只因大小漫天后,遂使生灵入四川。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闻道张家燕子楼,青罗小帽急梳头。
花枝谁肯先春老,无奈风吹雨打愁。
一下青云路万重,梦回偏忆五陵钟。西曹起草名犹在,北阙封书手自慵。
远道欲归逢暮雨,客愁相对点干峰。丹砂此去寻勾漏,江海瑶华不易逢。
迢递金陵道,苍茫二月天。还家应有乐,送客最堪怜。
舞剑星光动,张灯榻影悬。骊歌未终竟,挥手各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