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览传心法,知公素学禅。今游化成寺,使我复思贤。
大舍倾高产,多生结胜缘。人琴虽已矣,松菊尚依然。
宝地侵苍藓,巍峰柱碧天。撮衣书久失,砻石像犹全。
境寂遗尘虑,僧闲足昼眠。欲归情恋恋,缓辔出燕川。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文书聊却扫,耳目且恢张。海大水归往,山深云退藏。
春雷温也厉,晦月闇而章。万象相关处,悠然兴味长。
东行望泰山,了了青芙蓉。惊翻碧海色,飞落徂徕松。
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
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
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
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
霜雪迷西极,云涛隔阆风。平生会心趣,都在净名中。
一抹轻烟拨不开,䑃朦淡淡锁妆台。仙肌犹自无颜色,何日添容傅粉腮。
三月江南暖尚微,雨馀草色故菲菲。野棠自发真娘墓,烽火犹连道士矶。
谩说尚方封事少,未闻南国羽书稀。何人得似秦文学,小阁褰帘看燕飞。
卉腓穗愞蒙荒陌,斥卤膏场尽龟坼。农家停耜日如年,郁轸隆蒸犹弗释。
二仪旷废失春和,非时硉兀火旻多。难鞭螮暕胜氛祲,错教荟蔚作滂沱。
盍将此意呼阊阖,璧牲虚荐竟如何。三城夜夜辉星月,南巷舞雩北里歌。
吹笙伐鼓枌榆侧,可怜士女转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