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交何止号如龙,发箧畴年绛帐同。方领聚游多雅致,幅巾嘉论有清风。
名高阙里二三子,学继台城百六公。别后愈知琨气大,可能持久在江东。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钓艇收晚缗,归鸦集疏柳。
天风吹彩霞,明月映江口。
孤村一笛横,万虑复何有。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少年朝暮钓池傍,嬉戏哦吟送夕阳。却忆子陵台上月,至今千古共流光。
风含远思翛翛晚,日照高情的的秋。
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泽国路岐当面苦,江城砧杵入心寒。
不知白发谁医得,为问无情岁月看。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
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