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出门见青山,幽意日潇洒。修竹绕舍东,流水在田下。
衣冠不须着,犁锄亦时把。日与山翁游,礼貌乐疏野。
风俗重时令,相邀作乡社。浊醪满浮蚁,蛙鱼剖新鲊。
交酬各酩酊,至乐绝无假。长笑宇宙间,谁是忘形者。
刈麦思时旸,分苗望时雨。彼苍于农人,迁就亦良苦。
好雨从东来,原田白膴膴。老稚荷蓑出,绿缛纷可睹。
引耜骧且鸣,馀欢及家牯。连岁荒负租,颇遭官长怒。
今幸占有年,且愿给公赋。絮酒兼灸鸡,殷勤祝猫虎。
散步龙山麓,石马高嶙峋。芜没野田侧,行列不复陈。
不知何代墓,感叹为沾巾。慨昔六代交,紫宫架天津。
虎斗尽英辟,鹰扬皆贵臣。回眸耀白日,吐气贯青旻。
见者恒辟易,况敢托交亲。讵知百世下,骨肉化飞尘。
樵牧无人禁,姓名亦已湮。念此返田舍,秫酒正芳醇。
倾壶且一醉,兀兀忘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