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旄头彗天天狗堕,一日中原作奇祸。金竿突绕都城光,铁马横嘶御街过。
迩来十年不解兵,盗贼军书急星火。将军藩身养胁疽,帝命相公期必破。
指挥貔虎下天来,奋臂一呼皆袒左。相公元是帝股肱,提师辟士收豪英。
君才累试当剧郡,群凶落胆知威名。麾下传闻有飞将,一箭曾射欃枪星。
公谋岂止当十万,要挽天河洗甲兵。君不见河阳军乌重胤,参谋初拔温处士。
遂令冀北马群空,石洪亦自河南至。又不见裴晋公取淮西,幕下正用韩退之。
乃能夜缚吴元济,至今留得平淮碑。如今相公开幕府,岂减乌公与裴度。
席卷江湖波浪清,貂鼎勋庸归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