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归来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识字求封侯。少年意气极骄偃,谓当平步金变殿。
那知命舛百事难,茧生两足沙漫漫。有时或堕荆棘间,努力自奋终强颜。
归来乎,君不见功成一将万骨枯,髑髅之血犹模糊。
弓藏鸟尽杀韩信,几败公事骂竖儒。笑挥珊瑚示侈靡,岂意奴辈便吾珠?
诛夷封籍可胜道,北风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谁家,金谷楼台半芳草。
归来乎,故家猿鹤遮我留,布袍暖胜貂鼠裘。巾车乘兴寻绝壑,展席随意临长流。
周旋世事但鲇头,高节每慕晋宋俦。归来乎,及早归。
生涯虽薄今尚存,尧舜不必吾侪论。携书稳读牛背日,领鹤閒种芝田云。
作劳暮归正当酉,击缶呜呜呼斗酒。
西泠旧碧。引澹影缥缈,扶上双屐。十里疏花,天末遥看,眉边暗惹香泽。
春风欲透琼肌软,似未惜、波寒江国。想夜来、雪意凄然,梦入水沉亭北。
还问逋仙甚处,冷虹细蘸水,愁荡歌力。玉佩无声,鹤语盘空,那管飞鸥来历。
苍茫目断扁舟路,恨不共、石湖吟笔。倚半床、斜月黄昏,起初满怀云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