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庐之山,峨峨百尺青削玉。庐之水,滔滔东归遥泻绿。
刚柔摩荡几百年,神发秀启真才育。金砂鸟羽争献奇,橦楠杞李穹林麓。
精元储合钟英灵,微物岂敢当机局。君家德迈庆泽深,遥遥华绪接芳躅。
昔年挺生宗伯公,赤手天边扶日毂。前年又见青琐友,逆鳞直批无瑟缩。
君今名家千里驹,合参豹尾亸牙纛。胡为垂耳佐双凫,小驾轻车就平陆。
试看鸾栖考城之仇香,更占窈冥凤翔之张鷟,古来英俊多跧伏。
明时但得志愿行,岂问禅官忙与俗。丞哉不负人,君行莫但哦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