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感皇恩,承天诏,控西南。大门敞、高对烟岚。双权再任,过期无代复登三。晏然军国,事和平,灾割封缄。年将暮,心归道,搜玄路,访清谈。降尊宠、谦下无惭。山人放旷,本来无得有何参。但能慈忍,戒荒淫
理舟指南郊,迢迢及侧景。
中途止溪寺,陶烟接村暝。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
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衲子作供养,炉香侑碗茗。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
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
草草成数行,狂书乱斜整。
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但记此经过,流传我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