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眼酴醿正及时,鞓红相映似相知。
天公应也怜芳意,一灵轻风宿雾披。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客来深愧里闾情,近为衰残罢送迎。旋置风炉煎顾渚,剧谈犹得慰平生。
壳坚于石,色白于雪。
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
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
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
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偏博,吾欲令此仁取不竭。
家家且足,可采可撷。
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
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
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个。
德行之方如面,诗卷之高等身。三仕三迁仙吏,一琴一鹤其人。
行尽苔阶碧甃长,早秋风味入思量。
蕙香半在空堂梦,荷雨多於别岸凉。
独夜玉弦知寂寞,旧愁湘月记微茫。
採江节晚秋心远,一舸轻颸过夕阳。
一物全无尽力担,相逢江北又江南。
向来贴肉那堪语,更著渠侬一布衫。
记折河干柳。甚萧条、斜阳古道,暮鸦时候。离恨一肩挑不起,抵死教人禁受。
料潭水、情浓于酒。叹我身如红豆粒,便枝枝、叶叶相思透。
清泪湿,眼波溜。
与君遥隔天涯久。忆当年、红楼夜月,玉箫同奏。旧雨而今云样远,梦也怎生难就。
问两地、是谁消瘦。寄语加餐须努力,更秋凉、珍重双罗袖。
愁病撇,解眉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