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飞泉落青冥,掩冉振森木。惊雷殷厚地,喷薄转空谷。
崩湍争喧豗,漱此千丈玉。汹如秦军破,势比不周触。
初疑三峡移,无乃九井蹙。云中阿兰若,峻岭锁重麓。
悽寒绝人境,共此媚幽独。长饥不难忍,洗耳谢羁束。
君方应时须,我已甘脱粟。正恐山不深,从今友麋鹿。
天目横佳气,苕源出紫涛。年同授书老,家是徙陵豪。
乔木千林色,江湖万顷膏。身轻邛竹杖,兴远木兰舠。
大陆双鸿羽,芳池一凤毛。金绯陪几屐,芝玉散庭皋。
肤挹青精润,歌裁白苧高。兹辰玳瑁宴,上客鹔鹴袍。
露掌仙人馔,云盘帝母桃。雕厨荐杞菊,银烛醉葡萄。
名已丹书宠,恩应束帛褒。独惭西署列,班管罄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