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游谢氏山亭赠贤上人

春旱久不雨,既雨风日清。

桑麻被膏润,往往争欣荣。

花鸟发诗思,湖山欢野情。

驾言南亩游,遂有西塔行。

云光郁在望,地僻路亦生。

贤公方外交,别来莺再鸣。

相逢话畴昔,茗碗喜屡倾。

多谢二三子,壶浆竞邀迎。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烽火惊心,忽传遍、大江南北。叹上将、身经百战,烟尘未熄。

按剑频挥忧国泪,仗韬痛咯椎心血。问江东,半壁更谁扶,空悲咽。

乡关路,愁云积。军帅府,朋簪集。正莺喉竞巧,狼氛已逼。

大树任从京口折,扁舟竟向吴门逸。痛孤城,一角囷重围,何堪说。

与君当日共三馀,毫腐囊收定不如。一字雕成真玉叶,千秋忽发冢中书。

都统开牙治,威仪比汉官。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

锦绣千人散,琅珰大吏冠。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

我交半天下,颇接金石友。

相逢便论心,已别更回首。

三年厄兵火,水陆东南走。

风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薮。

庐陵信名邦,昔贤犹见取。

水南遇彭子,门巷似无帚。

胸中有泾渭,如镜不受垢。

呼儿具杯盘,物物皆可口。

新青撷嘉蔬,大白酾旨酒。

使我忘身世,不复问升斗。

茫茫四海内,二子可与久。

我昔当少年,摆落谢纷纠。

老来龃龉事,在十常八九。

尚倚笔锋劲,恃此或不朽。

飘零欲何归,故国生藜莠。

无乃造物意,穷途一假手。

丹枫作初寒,客袂不掩肘。

冥冥甲子雨,山远似无有。

试问夜归舟,网中得鱼否。

龙衮新天子,羊裘古野人。清名在林薮,高行动星辰。

风月空齐国,烟霞自富春。沧浪秋更碧,不敢濯缨尘。

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

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

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

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