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劝君须饮文字酒,劝君耕耨心中亩。饮非文字犹聚蚊,心田不耕棘生口。
登高佳节岂易得,况此相逢皆胜友。谈倾坐上冰玉清,兴生笔下波涛吼。
我亦逢场聊戏剧,韵语殊非三昧手。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
和之者寡岂阳春,高才料耻居王后。嗟我穷愁无以遣,酒债诗篇行处有。
与兹饮会类平原,逃我诗盟几高厚。如今并许隔年还,直须日月逢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