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玉堂辞

论世以观士兮,集羲以为词。

所非正而敢从兮,日可罣而东之。

嗟若士之弗获兮,羌何忿而负石。

繄圣贤之出处兮,惟遵道而守徳。

凤览辉而乃下兮,雏犹耻乎腐吓。

非九方之为使兮,夫何足以得马。

庐岑岑以镇楚兮,汹大江之东涹。

分阴阳之晦明兮,钟斯人以正直。

惟天道与地宝兮,非所求其犹爱。

与之全而不用兮,怀斯美以固在。

大固不可以适兮,方固不可以圆。

试回功谢于土谷兮,夫乃同道于禹稷。

譬人生犹吹吷兮,无得丧之可齐。

纷吾何指以为正兮,服吾初其庶几。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腰石碓坊舂,不识一丁字。无树亦无台,犹传钵袋子。

殷勤河畔挽馀酣,宇宙茫茫欲谩谈。云白水深清不了,春风还许会江南。

鸲鹆能言鸟,能言我恨无。白头书小楷,不及蔡君模。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痛自京师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与君共三人,独奉南阳帝。

谈笑东胡空,一扫天日翳。君才本恢宏,阔略人事细。

一疏入人手,几堕猾胡睨。乃有汉将隙,因掉三寸说。

主帅非其人,大事复不济。君来就茅屋,问我驾所税。

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别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滞。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身危更藏亡,并命一朝毙。

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

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

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旦日追吏来,君遂见囚系。

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竟作戎首论,卒践捐生誓。

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父子兄弟间,五人死相继。

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尚有五岁孙,伏匿苍山际。

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群情伫收京,恩恤延后世。

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后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

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

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

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

苫茅架竹亦吾庐,病起幽怀得小摅。

爱酒已捐身外事,闭门犹读死前书。

邻家人喜添新犊,小市奴归得早蔬。

但使身安岁中熟,敢辞老境落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