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躬绩维公父,平反在不疑。荣兼綵衣养,孝著白华诗。
黄发全天寿,遗风盛女师。画輀丹旐远,宁记鹿车时。
白玉堂前树,风清月影残。无情三弄笛,遥夜不胜寒。
放鹤亭边月影凉,六桥行处见微霜。瘦筇不过钱塘水,只对梅花嗅冷香。
风飒飒,雨霖霖。圣人不曾灭度,演出清净妙音。若将耳听终难会,一句机先透古今。
秃衿单帻据胡床,白眼狂呼罄索郎。不为螟蛉收不得,千山秋色满奚囊。
绝壁耸精蓝,孤悬五千丈。何代武陵人,移家此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