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尘土欲忘年,重过初禅第一天。
唯有儿童见河性,不将老面共苍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山城寂寞浑无绪,兀坐黄昏。多谢东君。先遣司花来报春。清标自是蓬莱客,冰玉精神。独步前村。分付仙翁作主人。
春秋笔法史臣才,窜逐南荒瘴海隈。莫怨熙丰章仆射,只从川洛党中来。
酬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
即看恩许鉴湖滨,犹忆先朝宠命频。绿野旧为开府地,赤松今是避侯人。
囊中大药时时裹,箧里阴符字字论。解道蓬蒿三径合,可容云色碍蒲轮。
桃花夹水千树,柳色垂堤万重。何处数声鸡犬,人家只在前峰。
马蹄芳草不生尘,十里桥亭一笑亲。稍稍落花春欲老,悠悠浮世事还新。
樽前有酒仍高兴,林下如公羡吉人。日暮野舤归渡稳,小孙扶上杖藜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