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已似诸荀并才子,复如群窦占诗名。
尚吟河水怜孤侄,应与乡人痛伯兄。
老鹤长鸣近天汉,可容丛灌和骊庚。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清池水长欲平桥,雨势浑如上晚潮。
泛泛渐于亭础近,淙淙真是笕泉遥。
即看并浴鹅群戏,却恐新生鱼子漂。
东望菱濠归去好,吴侬家有木兰桡。
细雨催春暮,流莺尽日啼。湿枝愁并坐,似亦厌卑栖。
一岁聿云暮,万方劳未还。济师江上戍,转粟雪中山。
身等齐民列,名蠲力役班。合将经月系,消折半生闲。
两岸青山隐隐,一江白浪茫茫。烟树高低城郭,风帆远近舟航。
皇风布清穆,四海臻泰和。故家有乔木,生意钟近柯。
朝擢艺苑秀,暮涉文渊波。六籍既淹贯,百氏仍爬罗。
涵蓄渺无涯,蜚声应鸣珂。超然谢荣名,端居阅羲娥。
处静恒自足,乐道匪有他。由来重交谊,许我常相过。
明月照长干,怀人发浩歌。几回清夜阑,梦绕秦淮河。
沉沉银烛坐淹留,万里星河净不流。茶熟晚风人转静,香清残雪夜偏幽。
不妨更下陈蕃榻,对此应怜王子舟。闻道明朝有仙侣,双双携手凤笙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