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香溪禊后试温汤,寒食东风谷水阳。却忆春衫新浴后,窃黄浅绛道家装。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连朝细读远斋诗,感旧伤今意可知。陶写要凭杯面绿,萧条祇益镜中丝。
人生未免乖离恨,君去足宽兄弟思。骥未作官文解印,独嗟和也废吹篪。
无端唧唧应秋吟,引起离人惜别心。旅馆灯昏惊梦断,空庭月冷坐宵深。
一年旧恨留荒径,五夜新愁动远林。轧轧缫车谁课织,伴他凄咽古桐阴。
他乡为客长离忧,一夜新寒感敝裘。对酒正当桑落后,思家偏向雁来秋。
白门月冷砧初断,淮水霜深叶自流。不是天涯有知己,萍踪那得久淹留。
世乱村居更羡贫。往来邻近自成亲。和风檐下离巢燕,长日门前问路人。
留园地,放鸡豚。青山解供四时春。耕农别用桃符意,只写庚辰或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