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旱及兹雪,都人销百忧。
墙根有宿草,余绿尚去秋。
新阳解薄冰,大润升介丘。
夜闻窗响纱,高云正绸缪。
明旦天津望,寒花翳川流。
宫中圣人喜,疠气一夕收。
史占上日祥,知欲遍九州。
敢任肉食谋,官闲欣岁休。
虽无山阴船,穷巷窘若囚。
却幸葛翁来,汤饼有麦牟。
孔侯金闺彦,平昔慕追游。
延阁排霄起,登临忘我愁。
何当联辔镮,城苑佳气浮。
春郊日可望,桑野听行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庭中鲜香起,犹觉春有馀。岂谓众芳歇,而乃自发舒。
温风拂波软,朗日明林虚。盘盂作态度,翡翠为襟裾。
一枝已恼我,满栏无奈渠。偶尔著醉目,何碍幽人居。
频年望远不胜嗟,此日萍踪路未赊。雨后春堤添柳色,烟中茅屋见桃花。
久栖虞岭重回首,暂卧香山总是家。欲返田园随可得,莫嫌门外即天涯。
伐竹声犹在,悬车敛暝川。驿阴孤艇系,天际一人旋。
摇落嗟何及,疮痍奈未痊。寒宵颇幽事,烧烛玩茶烟。
群生资茂育,至德果难名。凭几言犹在,因山事已成。
西风翻画翣,落日送铭旌。羽卫归来晚,萧萧万马鸣。
天子龙飞定朔南,知君此去定呼韩。班超自信轻投笔,马援仍能老据鞍。
饮马窟春泉脉煖,射雕风急雪花寒。同行王粲吾知己,应有音书早寄看。
湘浦轻帆转,衡山九面开。春风送君去,南望一徘徊。
香草年年发,幽篁处处栽。不知千载后,骚客几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