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侵晨陟岩扃,莽莽深雾亘。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
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
繁若雨露滋,余泣珠光凝。到寺倏晶明,入门发高兴。
何处峰飞来,俨从地底迸。嵌空构虚无,劖刻孰梯隥。
洞府罗精灵,纵横庋几凳。下坠忧欹倾,上支虑蹭蹬。
根留太古云,胎出鸿濛孕。石髓胶不流,寒浆绕其胫。
遂令静者心,悠然惬清听。相与游精蓝,禅悦方出定。
称诗略上口,事佛信匪佞。出示香光书,云栖可互证。
沿缘得幽蹊,决计还揽胜。野竹凌青霄,红叶缀丹磴。
曲笕细通流,修坂履移墱。足急漫重茧,腰折乃类磬。
堪笑血肉躯,呕哕吐饾饤。濯以清泠泉,坐来冰雪莹。
扪萝读藓碑,观鱼对水镜。一杯候火茶,两腋清风净。
愧分伊蒲供,曾无怪石赠。趣永澹忘归,登舟日将暝。
扬帆别山灵,后约庶可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