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相携此地游,西风垂果奉灵湫。
春工变化浑无迹,红满枝条绿满洲。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仍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似陇山闲处飞。
十里一反顾,去君垂五千。远身卑湿地,归意泬寥天。
南极多来雁,秋阴减跕鸢。寄书江汉水,好送北归船。
饮了椒盘收了灯,翁摧稚子步新晴。
茅柴初熟胜胝醖,莱服久半宜晚羹。
伏卯难留上春种,出栏牛试吉辰耕。
去年官赋今年能,寂甚门前犬吠声。
九年不见新诗句,闻过名山得胜游。步转高寒灊岳耸,眼明横绝大江流。
留连朔雪僧窗夜,邂逅西风客舍秋。当使胸襟更陶写,乘时谈笑上瀛洲。
少年见说张横浦,曾访南安旧谪居。趺迹宛然存石础,至今重到已成墟。
欲折红梅朵,看来不忍攀。
周回寻四处,恰得一枝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