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
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谁能对此君,蔬饭贱粱肉。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玉局曾经拜老君,子孙今尚宝玄文。要知龙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数片云。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
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
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
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
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定禅快为师子吼,勋禅莹净玉无垢。两禅同居渊不分,一日用之左右手。
超方独脱王老师,向何壁立今何慈。杓柄短长锅大小,揭而示之无可疑。
末后更有一句子,未省两禅著何语。东山有句不敢书,恐著替渠出山去。
万里明河只眼前,泛槎何用讯张骞。后来尚诧支机石,好事书生喜浪传。
野客分携水店前,浪平舟稳称酣眠。
午鸡啼处前村近,过尽平湖几曲天。
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准及重瞳。巳占龙气成天子,却幸鸿门败乃公。
一牧乳羊遮墓白,几株寒枣覆碑红。怜侬疽发不欲活,岂为人间少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