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深不可临,际水作石磴。
尘埃搅百里,得此亦差胜。
晨朝看雨坐,蛙喜律吕应。
有儿不鼓箧,共此疏懒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源泉官谷里,泉亦未忘官。泽物司云雨,西风卷却乾。
大地春回发早梅,一枝先向百花开。清香自足留天壤,岂为和羹结子来?
八蚕吴锦七丝罗。宫样费金梭。织就鸳鸯,剪成胸袜,裹得愁多。
玉壶碧洒东风草,红满洗心坡。恨守羊车,梦随鱼辇,别院闻歌。
落月天河朗,危樯独夜开。故人忘寂寞,游子几徘徊。
灯火前堤灭,钟声野寺来。高楼言不尽,画角漫相催。
瀛洲方丈与蓬壶,谁道人间此景无。三径独开心会处,山光水色足吾庐。
一抹轻烟隔小桥,新篁摇翠两三梢。惜春不觉归来晚,花压重门带月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