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山寒花事自迟迟,归至况当梅谢时。祇有山樱能照眼,属遭风雨又离披。
拆了千秋院宇空,无人杨柳自春风。
蔷薇性野难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
秦军未解邯郸围,燕丹新自秦城归。
仰天叩心发长叹,燕山六月寒霜飞。
质子当年苦拘迫,马为生角乌头白。
归来倾国思报仇,不知谁是桥边客。
忽闻燕市多侠徒,时相哭泣时欢呼。
百金求得赵七首,千里献将燕地图。
慷慨于期头在箧,落日征车犹未发。
声断谁知筑里心,歌残试看冠中发。
荆卿一去不复还,至今易水流潺潺。
黄沙迢迢照孤月,祇今行者凋心颜。
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谨修增些福,免黄泉。愚迷都不晓,只爱几文钱。一朝大限至,告苍天。
水生白石渡头湾,念子携书共往还。今日相思不相见,越南残照海门山。
羸疾卧江浒,承恩慰高秋。木落坞渚净,天朗气暄柔。
便了晨光中,授我双蝤蛑。呼童敬荐之,风味宜南州。
忆昔客燕蓟,白云从方舟。于时见此物,千钱三十头。
打黄试新羹,烂醉天市楼。一日食一百,更为明旦谋。
三日困暴下,传笑诸公侯。此邦诚罕见,初出愈难求。
矧当浮萸日,倾道俗如流。厚价得两螯,持之比琳球。
物有少为贵,感事重绸缪。奈何雷同者,政复多优游。
欲折黄金花,报君向沧洲。此花苦未发,少待岁寒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