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初就诏群臣,紫蒂同心各自新。
谁见小园深雪里,破春一萼更惊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一山雄峙太阳津,绝顶翘翘迥出群。碧树九秋含月色,黄流千古抱云根。
雨平故垒金函出,水打荒坟石椁倾。幸际太平无警急,高原时见老农耕。
海蚌直儱侗,不类海蠡儿。
开口便见胆,也好与一槌。
烟云莽莽对穷秋,六代雄豪见古丘。万里长波东赴海,千年闲客独登楼。
山川冥漠天难问,运数推移地莫留。终信东南多王气,浙中今是帝王州。
愁来不敢纵高歌,对酒其如白发何。十载干戈豪气少,一编史传是非多。
未能传箭收青海,且复还山卧紫萝。气转洪钧妖祲息,终看王化被江沱。
荷瓢童子问谁家,老妇檐前驻纺车。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说法台前凝素晖,香沾贝叶冷侵衣。老僧面壁浑无语,落尽梅花当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