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子卿五言法,气格厉劲秋。绵绵武功裔,尚不废箕裘。
洒然落妙语,一破万古忧。文章本道德,作者通神谋。
惜其命不达,白首犹饭牛。学者愿识面,或比韩荆州。
儒冠真误身,未免妻子愁。长安游侠儿,生不辨田畴。
儒有不黔突,此辈饫珍羞。左右夹燕赵,出入跨骐骝。
富贵即称贤,宁辨清浊流。乃知读万卷,不如持尺矛。
斯言虽有激,亦为智者投。古人愿执鞭,如或不可求。
君看授业生,已为公与侯。飒然灌园翁,零落守旧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