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哪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闢,未信遡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吴醑。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行处松萝深似幄,望中城郭细如棋。
清泉可惜藏岩下,不作先生洗药池。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
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
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
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
乃知旧物是答蹄,薰染皇坟归蚕纸。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贲文美承恩光。
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迩来相传贵不玉,或侈金屏夸绣缛。
心游目视溺豪结,继发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与君分。
谷口子真,甘恬秉默。非服弗服,非食弗食。不荅徵车,为农草泽。
吁嗟法言,撰其玄德。
昨夜鸟声春。
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
定有咏花人。
流星浮酒泛。
粟瑱绕杯唇。
何劳一片雨。
唤作阳台神。
目前机,量外事。巢知风,穴知雨。百鍊钢,千钧弩。拟不拟,箭后路。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