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便是升堂贾,谈辩宁非入幕超。
已谓襄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
但从袁盎无何饮,莫笑冯公不见招。
伴我河山访陈迹,明年红紫满阳条。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鲁墟无复坏垣存,偶榜舟来入乱云。
杜曲桑麻犹郁郁,桃源鸡犬亦欣欣。
青围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
我卜数椽差不远,得归何以报吾君?
富贵一鼎味,谓尝须过食。功名万钧器,负趋少量力。
不胜苦尔体,不厌伤尔臆。谁能达涯涘,百动靡一息。
古人去我远,独公抱清识。进退处以道,始终完无隙。
车马切严召,江湖正遥忆。贤达事如此,贪懦犹且惑。
是岂时俗知,聱牙相缄嘿。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野山萦小树,翠麓访禅家。殿古灯无焰,霜浓菊自花。
寒烟深橘柚,杂树矫龙蛇。归路绵冈陇,寒风舞冻鸦。
礼部才无敌,声名满日边。著书穷巷下,落笔古人先。
万里沅湘水,千秋兰杜篇。相期续《骚》《雅》,楚国有前贤。
驴背西风两鬓寒,老怀频藉酒杯宽。道傍亦有新丰客,醉里逢人莫易看。